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生活无聊吧”

TimeOut北京 2023-04-18



“无聊”的情绪似乎从未远离过人类。毛姆说:“你想干什么?我想游手好闲。”列夫·托尔斯泰说:“很累,不想爱,也不想劳动了。”季羡林先生说:“想好好地读点书,又踏不下心。终日接触些无聊的人,说些无聊的话,真无聊。”......


无聊在这个已然被寒冷侵袭的12月变得更猖獗了,方寸之内,身陷无趣之中,关心与不关心仿佛也没了意义。


但外面的太阳还是照常升起,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阳光,又不忍消沉——如何抵抗无聊,从中寻找到快乐?听听这些“过来人”们怎么说。




每天跑十公里

村上春树


从村上春树的写作生涯开始,他就一直对跑步十分热爱。为了让自己在写作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,他开始每天跑步,因此他甚至完全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:五点起床十点睡觉,每天跑十公里。跑步不仅让他成功减肥,还戒掉了烟瘾。



对村上春树来说一天一小时的时光是难得的独处时刻,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,是精神健康的重要功课,因为跑步的时候不需要与人交流、听人说话,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,这是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:“我跑步,只是跑着。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。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。即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,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。这是理所当然的,人的心灵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空白。”这个方法或许特别适合“社恐”人士。





推荐阅读:

《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》





漫步、遐想

卢梭


“最明智之举莫过于在我力所能及之处,做我乐于去做的事,无论群居还是独处。”卢梭认为。他在生命最后时光,陷入了没有兄弟、朋友和其他任何人可以的来往的悲凉境地。在卢梭的遗作中记录了十篇漫步遐想,是他“为自己而作”,讲述了一个孤独隐居者内心独白。



卢梭感觉到自己只有在那种孤独的散步中,思想才能真正做到无拘无束,思路才能“展翅飞翔”,也只有在孤独的散步时,他才是真正的自己,显露出本性:“在这种时候,我才能忘掉所有的烦恼,挣脱所有的束缚。”





推荐阅读:

《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》





学唱歌

毕飞宇


很难想象凭借长篇小说《推拿》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毕飞宇在26岁那年突然迷上了唱歌。“是哪根筋搭错了呢?”他也问自己:“1990年总是特殊的,你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,而我对我的写作似乎也失去了信心。可我太年轻,总得做点什么......”



毕飞宇“瞄准”了一位老师,大胆走进了老师的琴房。“所谓琴房,其实就是一间四五平米的小房子,贴墙放着一架钢琴。王学敏老师很吃惊,她没有料到一个教中文的青年教师会出现在她的琴房里,客气得不得了,还‘请坐’。我没有坐,也没有绕弯子,我直接说出了我的心思,我想做她的学生。”


而后毕飞宇开始学习腹式呼吸,甚至每天起床之后都会依照老师的要求,把脖子仰起来练习唱“泡泡音”开嗓,为了放松喉头不得不改善他因为长期写作而形成的熬夜的“坏习惯”。





推荐阅读:

《歌以言志》





写一本书

布雷特·安德森


布雷特·安德森是传奇英伦乐队山羊皮的主唱,他说这是一本自己并不想写的书,但最终还是动笔记录下了那些疯狂的岁月。有时候,记录细碎的生活片段,多年后说不定能展现出不一样的宏大图景。


“无聊的俗世之外,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不同的未来,希望与可能性在其中闪闪发光——怀着这种意识,我们连续数小时坐在这里,听着歌闲扯,握筹布画,憧憬明天,感觉到期望的绳索在我们之间牢牢打结。”



于是,布雷特·安德森决定坐下来写书,一本自己曾说过不会写的书,讲述他“不想讲”的故事:“我猜该来的终究会来。除了一种想要被人倾听的幼稚需求,一种渴望向全世界讲述自己故事的自我炫耀式的冲动,我好奇还有什么动机牵着我这么做。无数个清晨,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,反复思付此事,我向自己保证,这一次我仍要尽力避免去写你我都读过太多次的书。”





推荐阅读:

《拉下百叶窗的午后》





研究一门学科、打游戏

羽生结弦


羽生结弦不仅是两届花样滑冰冬奥冠军,还以非体育生的身份考入了早稻田大学,实属妥妥的“学霸”一个。


小学的时候他就喜欢看肌肉图鉴,把肌肉分布记在脑子里,直到后来远赴多伦多训练的时候还在研究:“一边想着‘这里的肌肉在发力’,一边做动作,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,我在MacBook Air的印象笔记里记录了我在意的所有肌肉的英文说法。”



运动员的训练生涯似乎是重复而枯燥的,但羽生结弦却总能在其中找到乐子,比如收集各种耳机、玩任天堂游戏等等。今年在北京冬奥会的采访中,他还透露自己在酒店休息时会玩“动物森友会”。





推荐阅读:

《苍炎:飞翔篇》





远足

罗伯特·路易斯·史蒂文森


英国小说家罗伯特·路易斯·史蒂文森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《金银岛》《化身博士》《绑架》《卡特丽娜》等。他特别喜欢到处旅行、游历,为自己的创作累积了许多素材。



在散文随笔《徒步旅行》中,他特别肯定了远足的美妙,十分有助于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,在快步前进的时候,身边的事物似乎都不再是它们本身:“这个快步行走的人,眼中透着敏锐的神色,全然专注于他的思想,仿佛正站在他的织布机前,不停地织啊织,将风景织成词语。”





推荐阅读:

《怪作家》





观看斗牛

欧内斯特·海明威


海明威酷爱观看斗牛,对这项运动颇有研究。尽管他也认为斗牛是极其危险的,但同时更是一种艺术,一种“绝无仅有的艺术家处于生命危险之中的艺术”。他还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西班牙斗牛的长文,两年后又出版了“斗牛专书”《死在午后》,不仅对斗牛做了详尽的介绍,还描写了斗牛士在斗牛场上的极具感染力的“生死表演”。



“在你观看斗牛有了一定长的时间之后,即斗牛的各个方面能看到的都看到了,如果斗牛最终对你来说是有一点意义的话,那么你迟早会被迫对斗牛采取一个明确的立场观点……有一件事你是能够办到的,那就是要分清优劣,对新事物要敏感,但不要让新出现的事物模糊了你的标准。即使斗牛表演很糟你也可以继续去观看;但是不要看了不好的斗牛表演也说很好。”海明威认为,观众也不好当,应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,分辨哪些是有益和有价值的技艺。





推荐阅读:

《死在午后》





写日记、打牌

胡适


胡适的“打牌梗”似乎已经广为流传了:


“7月4日:新开这本日记,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。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《亨利八世》。

7月13日:打牌。

7月14日:打牌。

7月15日:打牌。

7月16日:胡适之啊胡适之!你怎么能如此堕落!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?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
7月17日:打牌。

7月18日:打牌。”



读书、忧国、思乡成为在海外留学的胡适的日记的三大主题,虽然如今看似有些逗趣,但同时也能感知作者的真诚,他记录了许多生活中的细枝末节,思想的“挣扎”,让读者不免感叹一句原来学者是如此消遣的。





推荐阅读:

《胡适留学日记》




TO

名人大家的生活离我们很远又很近。

但历史是个圈,生活在轮回,

或许也能从中找寻一些指导意义吧。




编辑:大蓝

图片:pexel.com、豆瓣

商务合作:Ruby 18611097075


摄影师视角·北京十大最美建筑

2022年最值得入手的高质量新生活单品都在这儿了!

我的青春留在了中关村南大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